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症,5大方法教孩子時間概念

孩子的拖延症行為是指他們經常拖延完成任務或作業的情況。他們可能會因為太容易分心或對任務的抗拒而對工作毫無熱忱。這種行為可能對孩子的學業和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,因此需要尋求幫助和解決方案。

拖延症是什麼?

拖延症(也稱為遲緩症)是一種行為心理障礙,表現為經常推遲或延遲完成任務或工作。這種行為可能是由於對任務的迴避、容易分心、缺乏動力和組織能力等因素導致的。拖延症可能對個人的學習、工作和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,因此需要尋求幫助和解決方案。

孩子拖延,可分為主動拖延與被動拖延

主動拖延指的是孩子主动拖延完成任務或作業,通常是因為他們不想完成或不感興趣,而被動拖延則是因為孩子不知道如何開始或不確定如何完成任務。解決孩子的拖延需要解決其背後的原因,并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案。

造成孩子拖延的因素

1.焦慮和恐懼:孩子可能因為害怕失敗或壓力過大而拖延。

2.缺乏目標和動機:孩子可能不明確任務的目的和重要性,因此沒有積極性去完成任務。

3.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:孩子可能因為外部因素(如手機,電視等)或內部因素(如情緒波動)而分心,無法專注於完成任務。

4.沒有適當的技巧和組織能力: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規劃和組織任務,從而導致拖延。

5.抵抗和不願意遵守規則:孩子可能因為不喜歡被控製或不想遵循老師或家長的要求而拖延。

6.負面思維和信心不足:孩子可能因為自我懷疑和負面想法而拖延。

這些因素可能會互相影響,並且可能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影響。因此,針對孩子的拖延,需要全面了解孩子的情況,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幹預和解決。

怎麼教導幼兒時間概念的方法

  1. 使用每天的日常活動,例如吃飯、睡覺、玩耍等,來呈現時間的概念。
  2. 使用故事或是繪本來教導時間的順序,例如早上、下午、晚上。
  3. 使用可视化工具,例如時鐘或是日曆,來教導時間。
  4. 給幼兒安排有定期性的日常活動,例如每天的睡覺時間和醒來的時間。
  5. 適當的應用和練習,例如讓幼兒等待一段時間,並告訴他們等了多長時間。